2024-2025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中组(CHFL)全国总决赛近日在上海举行,世界足坛新星拉明·亚马尔作为嘉宾出席。受邀的传统媒体记者很少,更多是抖音、小红书、B站等社交媒体平台博主、UP主。
新星亚马尔在上海参与活动,社交媒体时代媒介传播格局正在改变。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视频社交媒体占据用户更多的碎片化时间的大背景下,网红叙事正在成为主流模式。全新时代,传统主流媒体的体育记者这一职业会否逐渐“被替代”?
上海体育大学近日召开体育新闻教育40周年研讨会。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开设体育新闻方向新闻学专业的高校,上海体育大学近日召开体育新闻教育40周年研讨会,与会代表共商媒介变革下卓越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转型与未来。
四秩深耕,薪火相传
我国体育新闻教育诞生于新中国第一所体育院校——上海体育大学(前身上海体育学院)。1985年,上海体育学院在复旦大学的指导下,在全国高等院校率先试办体育新闻写作班,开启新中国体育新闻教育先河。
1987年4月创办体育新闻专业专家论证会。
1989年正式获批设置体育新闻本科专业。
福建日报社编委、高级编辑林永龙,是第一批体育新闻写作班的16名学员之一,当时他们已就读本科大三,需要和时间赛跑,用两年学完新闻本科四年的课程。首届新闻写作班几乎摸着石头过河,从零基础起步,当时缺师资没教材,也没完整的课程规划。
“两年里,这批学员学的都是速成新闻理论知识和基础课程,师资主要是外聘:《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由教材编著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刘海贵教授授课,邵嘉陵、夏鼎铭两位新闻专业教授也先后加入。”新民晚报社高级记者姚阿民也是写作班首批学员,“《体育评论》由著名体育记者、《中国体育报》上海记者站站长颜世雄老师结合一线工作的经历和经验,面授机宜。据悉,学院还挑选写作班班长陈强等4位同学到复旦新闻系跟随84级听课,回来再传达所学内容,复旦新闻系也派来几位学生担当见习助教……”
1991级毕业生论文答辩会。
1989年,经过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批准,学校正式开办体育新闻专业,隶属于基础理论部。原体育新闻系主任任广耀教授作为老教师代表,回顾了体育新闻教育初创期的艰辛,解析了上体新闻“三大板块、两个结合、一个坚持”的教育理念。面对AI时代冲击,他强调“技术是工具,新闻的灵魂在于深度和温度”,鼓励学子深入赛场、与运动员共情,写出“有血有肉”的报道。
《中国青年报》体育部主任曹竞代表校友发言。
体育新闻专业首届毕业生、《中国青年报》体育部主任曹竞,分享了作为上体新闻人的成长轨迹。她欣喜于母校从“学院”更名为“大学”的跨越,见证了体育新闻事业从彩电、互联网时代到新媒体、AI时代的迭代。她表示,上体新闻人始终以“不怕挑战”的精神迎接行业变革,40年来已成为中国新闻界的靓丽名片。她用“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唯有坚持可让世界惊叹”对未来上体新闻学子提出了期望。
学术交流,凝聚共识
从1985年在全国高等院校中率先试办体育新闻写作专项班,到1989年正式获批设置体育新闻本科专业,从1994年体育新闻系挂牌成立的第一声铿锵,到2022年构建起“本—硕—博”全链条培养体系,再到2024年与国际体育记者协会共建奥林匹克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基地战略的落地,上海体育大学新闻传播经过40年发展,先后为各级新闻媒体、体育机构和文化单位培养了2400余名体育新闻、体育艺术和体育文化传播工作者,成为培养中国体育文化传媒人才的摇篮之一。
主动拥抱数字化、智能化变革。
技术是工具,新闻的灵魂在于深度和温度。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骏德,深情回忆了参与体育新闻专业初创的细节。40年前,他帮助学院领导手写起草了“体育新闻专业试点班”的申请报告。他认为,体育新闻教育从“零”起步,到如今已成为特色鲜明的学科,每一步都走得十分扎实。他建议,未来要“守正创新”,既要坚守新闻真实性、思想性的内核,又要主动拥抱数字化、智能化变革。
在主旨报告环节,浙江传媒学院校长韦路以“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为主题,提出AI时代的体育新闻教育需从“专业优化”入手,打破传统边界,关注电竞、体育数字传播等新兴领域,将AI技术全方位融入教学、科研、管理、评价环节,打造“未来课堂”。
通过实践锻造学生真本领。
在AI时代,记者更需保持专业判断力。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通过推行“韬奋计划”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积累了一定经验。院长徐剑介绍,该计划以邹韬奋精神为引领,旨在应对“学生主流媒体从业意愿低”的行业困境。他强调,在媒体行业巨变中,须以“逆流而上”的勇气坚守初心,通过实践锻造学生真本领,培养“既能服务主流媒体,又能引领行业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上海市委网信办主任、市社联主席徐炯以“网络传播与专业媒体人”为主题,结合近期苏超比赛传播案例指出专业媒体人须坚守三大核心:一是以“探寻事实”为首要责任,成为受众的“可靠耳目”;二是在传播创意上超越自媒体,既懂技术又通理论,擅用传播学规律提升内容抵达率;三是关注与重视优化思维能力,在AI时代保持专业判断力。
守正创新,谋求破局
近年来,电子竞技以其特有的项目特点和优势加速“破圈”,提振产业发展的信心。电竞赛事在中国多点开花,上海站在了中国乃至世界电竞舞台的中央。近日,上海全球电竞高等研究院在沪签约成立,该研究院由英雄电竞与上海体育大学共建,标志着国内首个高校与企业联合设立的电竞高等研究机构正式启航。
电竞转播与传统体育赛事转播存在本质区别。
新闻与传播学学院强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英雄电竞联合创始人郑夺聚焦“电子竞技赛事转播的创新及人才培养”,剖析了电竞转播与传统体育的本质区别,介绍了英雄电竞与上海体育大学的合作模式:在企业开设实战课程,学生直接参与全球总决赛等顶级赛事转播,形成“教学—实践—就业”闭环;共享行业顶级设备,培养既懂游戏又掌握转播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电竞入奥储备专业力量。
在“体育新闻学科发展报告”中,上海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郑国华介绍了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基本情况与交叉融合办学特色。体育新闻教育依托媒体创意实验室、国际体育记者协会合作基地、上海全球电竞高等研究院等平台,构建了“岗位要求、课程学习、证书开发、赛事服务”四位一体培养模式。他表示,学院将持续深化“体育+新闻+科技”融合,培养讲好中国体育故事的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彰显体育新闻教育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独特价值。
郑国华介绍了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基本情况与交叉融合办学特色。
体育新闻校友联谊会成立仪式。
在卓越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校友论坛上,校友们围绕“媒介变革下卓越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主题,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更新、实习实践强化、产教融合发展等各方面给出了真知灼见。此外,论坛上还进行了体育新闻校友联谊会成立仪式。首届体育新闻校友联谊会会长姚振彦表示,将依托体育新闻校友联谊会平台进一步凝聚校友的力量,做好校友和母校之间的组织桥梁,为上海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纽带。
2024年5月19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上海体育大学发表主旨演讲。\n 在巴黎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站比赛期间,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被上海体育大学聘为名誉教授。\n 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2024年7月28日季军中国选手张雨霏在颁奖仪式后一边擦眼泪一边经过媒体席。\n 当日,巴黎奥运会游泳女子100米蝶泳决赛在拉德芳斯体育馆举行。\n 新华社记者 夏一方 摄
上海体育大学校长毛丽娟期待,学校体育新闻教育顺应新媒体的技术发展的趋势,创新体育加新闻再加科技人才培养的模式,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新闻传播人才的聚集地。
上海体育大学校党委书记李崟认为,学校未来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共同构建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更鼓励同学们勇立潮头,以创新思维、国际视野和扎实本领,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正规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